走近非遗

【走近三江非遗】三江非遗项目名录——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 ...

2022-4-1 18:43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1051
三江糯食文化2018年公布为柳州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江糯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以侗族为代表,俗话说“侗不离酸,食不离糯”这就是对侗家人饮食文化最形象的刻画。三江是广西侗族自治县属于桂西 ...


三江糯食文化2018年公布为柳州市级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江糯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以侗族为代表,俗话说“侗不离酸,食不离糯”这就是对侗家人饮食文化最形象的刻画。三江是广西侗族自治县属于桂西北地区,山坡高,田地多,宜水稻种养。嗜糯,是侗家人的一种风俗习惯,侗族人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糯米、以糯食为主粮,他们逢年过节都会打糍粑、做油糍、制糖果、蒸年糕等。主要以春节打糍粑,元宵节搓汤圆,清明节做艾糍,农历四月八蒸五色饭,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制糯米酒、腊月制血肠、腌酸鱼鸭肉等等为侗家糯食文化的表现形式。侗族人民喜种糯吃糯,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在侗家人心中糯米是美好、吉祥与财富的象征,因此在亲友来访,婚嫁吉日、民俗节气常以糯食相赠,这种民族传统习俗从古至今不断保持,因而形成了当地饮食文化中独有的糯食文化。


侗族人衷爱糯食,春节时,侗族家家都打糯米糍粑,而且打得比较多,年节期间,各户打的糍粑作为年礼相互赠送,那么在短期内都吃不完他们就用独特的方法贮存起来,年后春耕时期,上山劳作的人一般收工较晚,一时饭难做好,便可马上火烤糍粑充饥,既省事又及时。到了四月八(敬牛节又称敬劳节)或者五月五(端午节)就开始制作五色糯米饭和粽子,端午节之后进入农忙季节,人们的室外活动频率加大,为了便于携带和用餐时方便,侗族人民便发明了五色糯米饭、粽子,既好看,又喷香,在五月炎夏季节,多放几天也不会馊,五色饭风干了之后还可以制作成打油茶的米花。侗族人不仅聪明还热情好客,为了招待宾客、走亲访友,于是便想方设法把自己最喜爱的糯米加工成丰富多样的食品,如粑粑、糖糕、米花、"侗果"、粽子、甜酒米酒等等作为祭祀祖先和招待客人的最佳佐菜。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供图:石 峰

编辑:三江县文化馆非遗股 

审核:石妮妮、韦茈伊、吴庆堂

电话:8612387


长按识别二维码


收藏 邀请
上一篇:【走近三江非遗】三江非遗项目名录——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 ...下一篇:【资讯2022/05】广西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九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 ...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