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2022/05】“乡村振兴,非遗同行”——侗寨绣娘巧手绣新花

2022-9-28 11:10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1646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清花绣坊(三江侗族自治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18日,依托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侗族刺绣,由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韦清花带领当地数百名绣娘成立 ...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清花绣坊(三江侗族自治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18日,依托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侗族刺绣,由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韦清花带领当地数百名绣娘成立的一个集刺绣产品自主设计、研发、制作、销售于一体的传统就业工坊。清花绣坊固定班底人员包括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韦清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覃林青、韦丽娇,县级传承人覃桂珍、石侗娟、石玉良共6人。采用“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的模式,通过以企业带头、基地培训、传承人带动,绣娘生产的方式,灵活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居家就业。


清花绣坊开展刺绣培训



侗寨里的清花绣坊绣娘



一、推动非遗传承



自绣坊成立以来,清花绣坊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良口、老堡、林溪等乡镇开展绣娘技艺提升培训班。2018年基地组织绣娘培训8次,人数达408人。2019年清花绣坊开展侗族刺绣技艺培训12次,共计526人。2020年开展培训26次,共计1200多人。2021年开展培训8次368人。2018年在三江侗绣博物馆开展清花绣坊侗族刺绣培训班,传承人韦清花通过刺绣技艺讲解,现场操作演示,为50名绣娘提升刺绣技艺。2019年、2020年、2021年,清花绣坊分别开展三江侗族自治县项目制培训侗族刺绣培训班2期、3期、2期,惠及三江南站易安小区,三江同乐乡八吉村、同乐乡良冲村、林溪乡美俗村共35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绣娘。

清花绣坊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包括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内的精于刺绣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高超技艺的绣工队伍,独创用侗绣工艺巧妙地将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此外,清花绣坊还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公司作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实训基地、南宁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广西科技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绣坊传承人多次到北京光明小学、香港河东中学、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三江中学、三江江川小学等学校授课。

清花绣坊外宣照片



清花绣坊下乡培训绣娘照片


二、带动就业增收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和各级非遗保护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2018年清花绣坊与自治区妇女执委彭芷君女士的香港君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达成第一笔订单协议。清花绣坊根据订单需要,在贫困村组织绣娘培训,传承和发扬侗族刺绣技艺。君文化集团负责解决产品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在世界各地进行义卖。受益于这个订单,2018年,清花绣坊就带动当地185名妇女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49人,49人中脱贫妇女23人。

遵循着这样的发展模式,2019年君文化集团追加了1300个绣片订单,这一年清花绣坊带动了当地156名绣娘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人。截至2022年9月,清花绣坊建档绣娘有226人,三江侗族自治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在职19位员工中有15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得比较好的建档立卡贫困绣娘当中有覃梅香,其单次订单收入最高有6700元,另有石玉花,单次订单收入达4200元


发工资



清花绣坊织娘在开心地工作



三、开展“走出去,带进来”专项行动

 传承侗族刺绣要实施“走出去,带进来”策略,在各级部门的带领下,清花绣坊组织非遗侗绣传承人和绣娘们通过外出参加各种展览、博览会等交流活动,开展侗族刺绣宣传。如全国非遗博览会、第三届进出口博览会、中国—东盟旅游博览会、柳州工艺美术作品展等,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凤凰”“百花杯”、广西工艺美术展“八桂天工奖”等荣誉。通过参加交流活动,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拓宽了侗绣传承人创作创新思路,提升了侗绣知名度和产品销量。2020年,清花绣坊与苏绣传承人姚建萍大师开展“结对子”活动。在姚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将侗族刺绣技艺融合苏绣技艺,开发“柿柿如意”产品,在清花绣坊三江南站易安小区基地带动了52名绣娘居家就业。


韦清花指导绣娘刺绣


四、社会影响力


2016年,清花绣坊获得柳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刺绣技艺传承团体;2019年被认定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户;2019年获中华妇女联合会全国巾帼文明岗;2020年认定为自治区非遗扶贫工坊。传承人获省级以上奖项表彰37项,其中国家级20项。公司申请注册商标1项,外观专利3项。2018年韦清花被评为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获“2019年度国家文化部旅游部农村文化旅游能人”及柳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在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业务指导下,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举办“非遗扶贫品牌行动和优秀带头人”推选活动。韦清花获得了非遗扶贫带头人称号。

清花绣坊将传统手艺持续传承和发展。引导侗寨绣娘发展侗族刺绣、织锦等“指尖经济”,多渠道拓宽非遗产品销路,让侗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实现顾家、传艺、振兴“三不误”,走向规模化发展 、专业化经营 、规范化管理道路,开辟一条“产业振兴+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的特色多赢“锦绣振兴路”。在坚持侗族刺绣传统手艺的同时,也用针线记录下时代的锦绣篇章




供稿:覃桂珍(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通讯员:郝永群 
编排:郭珊敏
校对:张秋伟
审核:许晓明 朱凤立
声明: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创出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收藏 邀请
上一篇:【资讯2022/05】广西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九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 ...下一篇:【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 ...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