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吉祥花是侗族挂饰的一种,是侗族女性的特有技艺,是侗族一种寓意幸福平安的吉祥信物,常用来悬挂在风雨桥、鼓楼、戏台等公共建筑物中。伴随三江旅游业的发展,三江侗族吉祥花也发展成为一种旅游消费品,在用途上从早期的公共建筑,发展到住宅、装饰、伴手礼、装饰品等用途。
三江侗族吉祥花制作技艺与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文化,与侗族刺绣技艺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材料的更新变化、三江地区的文化交融,吉祥花的外形、图案、风格和手工技艺等方面发生着变化。
2023年1月29日,三江多耶广场新春第一场招聘展销会的展位上显得很热闹。侗家阿姐们对“侗族刺绣”和“侗族吉祥花”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朋友们乘着还没正式开学,跟着家长来到传统工艺展销展位,向手艺人学习手工技艺。
在吴双林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初步理解吉祥花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底蕴。并学习尝试制作吉祥花。吉祥花材料从长方形到正方形、正方形到三角形的裁剪,以及几何形材料在最终排版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层叠的几何构成,形成独特的美感。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制作吉祥花的时候还在聊天:“做手工比在家看电视好玩”。
手艺人杨凤银老师在孩子们的教学上也有自己的心得。她会尽可能激发学生对“侗族吉祥花”兴趣和创造力,引起学生对侗族文化的喜爱。同时杨凤银老师尽可能简化、通俗化,以更加有趣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
让非遗走进生活,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手艺人们希望可以从更多的教学活动让少年儿童先走“近”非遗,对非遗有个印象,再了解非遗从而爱上非遗,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编辑:非遗股
审核:石妮妮 韦茈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