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三江非遗攻略③|走进古老侗寨,逛木构建筑“博物馆”

2024-1-13 16:04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673
体味过侗族年俗吗?参加过村寨集体做客吗?品玩过几百人转桌共餐、有高山流水糯米酒的百家宴吗?▼“侗族百家宴 欢乐中国年”新春到柳州三江看“村晚”过侗年感受侗寨非遗之美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柳州北部,是广西唯 ...



体味过侗族年俗吗?

参加过村寨集体做客吗?

品玩过几百人转桌共餐、有高山流水糯米酒的百家宴吗?

“侗族百家宴  欢乐中国年”

新春到柳州三江

看“村晚”过侗年感受侗寨非遗之美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柳州北部,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2024年2月3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将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程阳八寨景区)举办2024年全国“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

新春到三江,怎么吃怎么玩?“村晚”上又有哪些精彩的侗族特色活动?在全国“村晚”盛大举办之际,我们特别推出三江“村晚”非遗攻略系列,共计19期,为大家介绍三江侗族自治县灿烂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



侗族人民是天生的建筑艺术大师,在侗族村寨,到处可见雄伟的鼓楼、精巧的风雨桥、连绵的吊脚楼、优雅的井亭、别致的寨门、开阔的戏台。这些木构建筑分布之广,式样之繁多,造型之美观、技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本次全国“村晚”的主舞台,程阳八寨景区本身就是一座侗族木构建筑“大观园”。三江非遗攻略第三期,让我们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走进程阳八寨,感受精妙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赋予这座古寨的别样气质。

程阳八寨,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因由八个侗族村寨组成而得名,是著名的侗族村寨群落

程阳永济桥,修建于1912年,是最有代表性的侗族风雨桥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侗族村寨中,公共性建筑鼓楼、风雨桥、戏台、寨门、凉亭与民居建筑组成独特的乡村聚落,既符合生产生活的需要,也内含中国风水文化,形成山、水、林、田、寨完整的生态景观。程阳八寨正是完全符合这种传统审美的侗家古寨。

除了著名的永济桥,程阳八寨还有许多座气质各异的风雨桥,此为程阳普济桥

平寨独柱鼓楼,位于程阳八寨的平寨,由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求诗于2014年主持建造

岩寨鼓楼,位于程阳八寨的岩寨

侗族建筑惊人之处在于,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在侗族木质建筑群落中,无论是复杂的鼓楼、风雨桥,还是简易的凉亭、吊脚楼,工匠们都是遵循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进行营造,并且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折线进行多重组合,构成了比例协调、均衡对称、规整完美的建筑营造艺术,充溢着朴实自然的形式美感。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悠久的平寨老鼓楼

鼓楼是侗族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所,日常的聚会、重大的议事都在此举行

岩寨冲边寨门

侗族工匠的建筑工艺,靠口传身教,世代传承。掌墨师是能够独立设计和主持木构建筑建造的工匠,承担着建筑整体工程的组织工作。有经验的掌墨师一般看过地形便成图于心,靠简单的工具和娴熟的技术,就能建造出一座座建筑艺术珍品。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工匠为准确地标明每个木构件所在的部位,创造了13个建筑符号,称为“墨师文”,这种古老的营造技艺在侗族地区一直传承延续至今。

侗族掌墨师使用尺子与墨签在木材上标注记号线

“墨师文”是侗族木匠才会使用的“建筑密码”,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除了建筑的精美,多姿多彩的侗族建筑习俗极具特色。新木楼竖柱、上梁、开楼门均要举办盛大的庆典仪式,新屋建成要择良辰吉日举办进新屋仪式,风雨桥竣工还要举行热闹的踩桥庆典,以保佑村寨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国家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求诗主持平寨鼓楼上梁仪式


收藏 邀请
上一篇:三江非遗攻略①|新春到三江,看“村晚”过侗年感受侗寨非遗之美下一篇:“村晚”又放大招!寻年味,每个人都应该来这里体验一次百家宴……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