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师都身怀绝技,一起来看看!

祝雪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祝雪兰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当选山坪村党支部书记。她无偿献出制作六堡茶的祖传秘方,创办“茶园讲堂”。山坪村和邻近村镇的民众都慕名前来讨教,近千名茶产业从业者掌握了传统制茶工艺。祝雪兰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主心骨”“领路人”。
祝雪兰。黄克 摄 来源:广西日报
谭素娟:让“族宝”发扬光大
谭素娟是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环江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花竹帽是毛南族的“族宝”,外形类似斗笠。在过去的20多年里,谭素娟专注于让毛南族族宝“活”下来。她致力于让更多年轻人和外国人喜欢花竹帽,累计带动1500多人传承花竹帽编织技艺,编织花竹帽创造价值近300万元。谭素娟被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聘为“民间工艺美术师”和客座教授。2020年获得“广西劳动模范”称号。

谭素娟(左一)在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教学生编织花竹帽。蒋雪林 摄
苏爱琼:传承发展兴安米粉
米粉是兴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苏爱琼一家与米粉的缘分已经延续了30余年。苏爱琼在祖传米粉卤水配方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卤水配方,成立公司,塑造品牌,扩大生产,开展连锁加盟。同时带动就业增收,传授技艺,助力自主创业以及周边产业发展。

苏爱琼。来源:灵渠资讯
韦清花:让侗绣发扬光大
韦清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凭借精湛手艺,韦清花的侗绣作品多年来斩获不少行业大奖,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近年来,韦清花致力推动侗绣文化进校园,先后到各大中院校传授侗绣技艺,并开设绣坊,广收徒弟,培养侗绣传承人。在传承侗族刺绣技艺的同时,赋予侗族刺绣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拓宽侗绣绣品市场。

2019年,韦清花(右三)到三江县同乐乡同乐村开展刺绣技能培训。(资料图) 吴练勋 摄
苏春发:一根琴弦推广京族文化
苏春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当地一个京族艺术团团长。虽已年近古稀,但他依然不遗余力地投入到独弦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多次组团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把底蕴深厚的京族文化传播至海内外。

苏春发弹奏独弦琴。来源:防城港日报
王伯杨:桂林漆器传承发展
王伯杨是桂林漆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天然胎漆器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他创新发展出“二金罩朱”“朱金三叠”“平地犀”等髤饰技法,经他手制作的漆器,胎体轻薄精致,漆面平整细腻。他还致力于把技艺进行社会层面的推广与普及,依托桂林漆器传承基地,以研学旅行方式对数千名各地学员进行入门培训。

图为王伯杨。林宝利 摄 来源:广西日报
王秀芬:传承推广靖西绣球
王秀芬,“靖西绣球传承推广人”、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工艺师。自2009年起,她致力于传统绣球制作技艺的传承,她手中的绣球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情感交流的“使者”。此外,王秀芬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广西工匠、广西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她带动边境地区500多位妇女从事绣球制作技艺就业增收。如今,公司一年能卖出20多万个绣球,营业额达600多万元。

王秀芬在制作绣球。来源:右江日报
李泽贵:守住文化之“根”
李泽贵是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获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工艺美术家”称号。他从事牛角雕刻、木雕至今已有40多年的时间,擅长飞禽走兽的造型设计。《三狮图》《丰衣足食》《福寿连连》等作品分别获中国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等。李泽贵和他儿子一起建立了木雕艺术馆,传承专业雕刻工艺,开展带徒传艺工作,为推动传统工艺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李泽贵全神贯注创作木雕作品。林启波 摄 图源:合浦发布
黎凤珍:发扬白裤瑶服饰
黎凤珍是南丹县八圩瑶族乡一名52岁的白裤瑶妇女,她从事土法染布和瑶族服饰手工制作已经30多年。黎凤珍凭借优秀的服饰制作技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河池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白裤瑶服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作出了贡献。

黎凤珍组织白裤瑶妇女开展蜡染刺绣培训。郁德忠 摄 来源:河池融媒
黄韶羡:用一把琴让家乡与世界接轨
2013年,“制琴师”黄韶羡在家乡昭平创办了广西第一家乐器厂——贺州市金海乐器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技术和胆略,黄韶羡的金海吉他在巴西、德国、美国、英国等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激发工厂周边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来源:广西卫视
李素芳:让瑶绣大放光彩
李素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瑶绣工艺美术大师,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全国乡村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李素芳作为广西过山瑶家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设计师,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带动瑶绣经济,还促进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图片来源:八步统战
唐以金:“复活”古建筑
1944年出生的唐以金,如今是一位古稀老人,他在保护古建筑的道路上走了十多年,踏遍了全州的村村寨寨,寻找由于种种原因濒临拆除的古建筑,买下来运回白地头村进行重建。他已“复活”了40多处古建筑,建成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来自桂林市全州县的唐以金获得自治区级乡村工匠名师称号,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守护者,曾荣获2020年“全国最美文物安全保护者”称号。梁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