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馆内动态
音影视听
非遗人物
红色歌曲
2019年报
联系我们
开启辅助访问
快捷导航
马上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最新动态
免费培训
走近非遗
音影视听
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
›
首页
›
走近非遗
›
三江非遗
›
查看内容
三江非遗
走近非遗——三江壮族草龙编织技艺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5-22 15:35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971
三江壮族草龙编织技艺流传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乡一带,是当地壮族人民在长年稻作文化历程中产生的习俗和技艺,是伴随着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舞草龙”而形成和发展的一项传统手工艺。“舞草龙”是三江和平乡 ...
三江壮族草龙编织技艺流传于广西柳州三江侗
族自治
县和平乡一带,是当地壮族人民在长年稻作文化历程中产生的习俗和技艺,是伴随着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舞草龙”而形成和发展的一项传统手工艺。
“舞草龙”是三江和平乡壮族百姓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民俗活动,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老百姓健康乐观的精神寄托,也是人们劳作之余进行健身娱乐及教育活动的载体。相传在乾隆年间,牙峒(和平乡和平村)百果河一带村民为了能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为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村民们以舞龙除灾,迎龙求吉为愿。每年闹元宵时,将稻草扎制成龙的造型,并在龙身插满香火,绕村起舞,绕田间祈福,敬奉龙神,祈求平安。历史上,最为热闹的一年是和平牙峒立街之年,即民间甘三年,当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文艺组织和各路客商云集和平,有彩调班,桂戏班,民间山歌队,炮竹商,特有百里之外的桂林永福百寿组织百人担夫肩挑炮竹前来助阵,百担炮竹燃放完之余,仍有几对草龙还尽情欢舞,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至今,和平乡人民将每年元宵节前的正月十二日定为“草龙节”,草龙编织技艺也因此得以传承发展。
三江壮族草龙编织选用干鲜、杆黄、无断须的稻草,以竹木做支架,以新鲜麦杆做点缀;龙身节段为单数,一般为9-15节。采用用刀、钳、锯、锤、针、线等工具,采用编、插、织、嵌、镶、缠、绕、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复杂的手工技巧。
制作方法:
1.整体造型:用糯米稻草编织出龙头、龙身、龙节、龙尾、龙须和鳞片;
2.制作龙头:用稻草在龙头竹木架上编出龙头的轮廓,再用细长的草杆编排龙嘴造型,再用双根草杆交叉折竖起一排龙牙。龙眼采用席编法编成圆锥体,龙角处层层编出角鳞,并在龙头中间悬空吊一盏草编撞花灯。
3.制作龙须:用整200根稻草垂挂。
4:连接龙身:每节草龙皆用草环串成,每节三十六环,中间用细绳连接。
5.制作龙尾:呈三角放射型,每个角尖缀上红草绒球,最后将龙体遍身间距别上麦杆编成的龙鳞。
和平乡草龙制作艺人正在用稻草编制草龙部件。
草把龙龙头。
和平乡草龙节
三江壮族
草龙编织技艺2018年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有代表性传承人2人。
编 辑:
韦 茈 伊
审核:石妮妮、石明辉
电话:8612387
长按识别二维码
收藏
邀请
上一篇:
“走近非遗人物”——吴庚耀
下一篇:
由广西群众艺术馆组织推荐的15件农民画作品及文化衍生品参加“2024年新春农民画创作征 ...
相关阅读
sjwhg
管理员
关注:
0
粉丝:
0
文章:
1002
发消息
楼主最新发表
成年人学藏族舞必看!5大核心要素拆解+高效训练法,零基础也能跳出高原灵魂
三江侗族自治县第九批县级非遗名录公布,快来看看有哪些上榜!
图解二十四节气 丨春分:万物正当时 共赏人间春色浓
《柳州日报》整版聚焦三江百年侗戏传承:一手耕田一手执戏
侗音润心传校园,非遗传承谱新篇
“歌仙刘三姐”——2025柳州新民歌征集大赛
查看更多
新闻排行
相关分类
三江非遗
隐藏板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