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动态

【艺术U课】国画传承,领略国画中的人物之美!

2024-6-14 15:48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379
中国的绘画史要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无数画 ...


中国的绘画史要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渐而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今天的线上U课,就让我们跟随朱美灵老师走进中国画。



主讲教师



朱美灵,1991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2014年本科毕业本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2020年硕士毕业于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的国际品牌传播专业(硕士期间,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读一年,在德国品牌应用科技大学就读一年),现在是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的一名办事人员。并且是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精彩课程


阎立本《步辇图》


作品赏析


梁楷,是中国画人物写意画创始人,生于1150年,父亲梁端,祖父梁扬祖,曾祖梁子美皆为宋朝大臣。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南宋画家。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径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八高僧故事图卷》等。


《李白行吟图》


《李白行吟图》这幅画仅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洒脱放达的诗仙形象。梁楷的减笔画是一种运用粗阔的笔势与有浓淡的水墨作的写意画,《李白行吟图》即体现了这种大胆的画风;用笔简练豪放,纯以线描表现,但诗人疏放不羁的个性,以及边吟边行的姿态却刻画得生动传神,令人叫绝。《李白行吟图》舍弃一切背景,简单数笔,就勾勒出李白游吟飘然潇洒的神情,以少胜多,而寓意深远,令人寻味,后人称其作为“减笔画”。


《泼墨仙人图》


这幅《泼墨仙人图》,仅是匆匆几笔却能勾绘出酣醉的可爱人物的形貌。五官纠结一堆,宽袍大袖,露着大肚子,滑稽极了,头部和左肩的部分以湿笔渲染,可以清楚的看出运笔的轻重与速度。这幅画生动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动态,却不在意太多细节,这种自由潇洒的画法,在以后的中国绘画中称为“写意”或“泼墨”。此类型的画重视观察,简单几笔就需抓住人的神韵。例如“仙人”的腰带,仅仅四笔,但是肚子的形状和行走时衣带的飞动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秾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据《宣和画谱》卷七记载,此画是顾闳中奉后主之命,与周文矩、高太冲潜入韩熙载的府第,窥其放浪的夜生活,仅凭目识心记,所绘成。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全局构图张弛、疏密有序;人物刻画精细、传神、古朴、大气,并通过对韩熙载头像的细致描绘,成功地表现出韩熙载当时的心理状态。其中共绘制了5大场景,分别叙述如下:第一场景描绘了韩熙载与来宾聆听乐女弹奏琵琶;第二场景描绘了舞女在韩熙载的击鼓声中翩翩起舞;第三场景描绘了韩熙载在围床上休息;第四场景描绘了韩熙载手执执扇欣赏乐女吹奏(两人吹横笛,三人吹筚篥);第五部分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和宾客与乐女调笑,以此结束夜宴。《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END

更多好课,尽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专栏,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入专栏在线学习。


国家公共文化云官网

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站首页→选择【学才艺】栏目


识别二维码可直达专栏


国家公共文化云APP

国家公共文化云APP首页→选择【学才艺】栏目

识别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国家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

国家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国家云】→选择【学才艺】栏目

识别二维码可直达专栏

收藏 邀请
上一篇:三江县文化馆力推非遗传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评估工作全面展开下一篇:202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青少年暑假“走进非遗——匠心传承营”活动(侗画培训班)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