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办,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承办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青少年暑假“走近非遗—匠心传承营(璊摁瓜-猴子抱金瓜)”培训班。8月3日在文化馆六楼开班,20组家庭积极参与,亲身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魅力。
授课老师吴双林,“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1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定获评“工艺美术师”(中级)。2024年3月被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为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2024年4月荣获三江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总工会等部门联合授予的“三江工匠”称号。吴双林擅长剪纸、刺绣、植物染,志向于研究剪纸、织染绣、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与应用,传播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授课老师侯芳妮,“六甲刺绣”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2021年1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工艺美术系列职称评定获评“工艺美术师”(中级)。2023年6月侯芳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举办的“双创燃梦想 芳华耀八桂”2023年广西巾帼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手工创意组刺绣类一等奖。
璊摁瓜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榕江河流域的侗族同胞在端午节时制作,用来辟邪祈求平安多福的香囊挂件。因为香囊外形是猴子抱南瓜的形象,也称之为“猴子抱金瓜”。南瓜多籽寓意多子多福,而猴代表升官封侯。故事源于榕江河发洪水,猴子抱南瓜在江中救人,后人为纪念猴子的恩情,制作璊摁瓜以示怀念,并祈求生活幸福美满。璊摁瓜造型独特,首先需要将各色布料缝制而成,并填充各种驱蚊辟邪的草药,具有造型变化丰富而饱满、制作针法细腻精致、色彩明快而鲜明等特点。其互赠习俗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认同以及现代社会的民族团结共同体精神。2024年璊摁瓜(猴子抱金瓜)被列入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此次传承活动中,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双林老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侯芳妮老师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璊摁瓜(猴子抱金瓜)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好奇。
在吴双林、侯芳妮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通过学习璊摁瓜(猴子抱金瓜)的习俗和缝制方法,并自己选择喜欢的布料颜色进行缝制、搭配。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庭传承氛围。通过亲手制作和体验,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编辑:吴翠连
审核:石妮妮、韦茈伊、石明辉
电话:861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