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动态

巧手织梦 靛染华裳——特色民族服饰背后的故事之侗族女服

2024-8-14 17:43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740
侗族服饰展示区。 侗族女服。○○全媒体记者 陈粤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多彩的民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在柳州博物馆举办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中,一套套精致的侗族女服吸引了 ...

     侗族服饰展示区。

     侗族女服。

○○全媒体记者 陈粤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多彩的民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在柳州博物馆举办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中,一套套精致的侗族女服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独具特色的侗布与繁复的绣花工艺,诉说着侗族的历史与文化。
“没想到,同一地区的侗族服饰,款式竟有不同。”来自四川大学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梁女士在参观后说。在该展示区的侗族服饰中,一套为直领对襟长袖衣,下摆开叉,领口以织锦绣花镶花边,配百褶裙;另一套为开襟无扣半袖,衣领、对襟及袖口处装饰着花鸟纹路,两套侗族女服均以蓝色为主,样式不同,却都简洁大方又不失明艳。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吴双林介绍,侗族女服样式繁多,大体分为裙装和裤装,裙装通常为百褶裙,上衣有对襟、右衽大襟、右衽小襟、左衽交襟等式样。
侗族女服之美,在于其千姿百态,更在于对自然的敬畏与融入。
“蓝色源自蓝靛草,经过数次浸染、清洗、晾晒、槌打,才能染出这样纯正而持久的颜色。”提起侗服的制作,吴双林如数家珍,每年8月他会和家人上山采蓝靛草,通过复杂的工艺,染制出色彩独特的侗布。“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就闪耀着光芒的侗布。手艺和槌打时间的不同,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侗族服饰就越珍贵。”吴双林说。
侗族女服之美,还离不开独具特色的侗绣。“侗绣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是侗族服饰的精华”出身于侗族刺绣世家的传承人覃桂珍说,侗绣是侗族妇女“指尖上的艺术”。
在所展出的侗族女服上,记者发现有不少“既写实、又抽象”的图案。例如在衣襟、围腰、背带上绣着像龙又非龙的图案,所绣的蝴蝶既像蝴蝶,又像云角,极具浪漫艺术效果。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介绍,侗绣纹样可分为四大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景物纹。
“蜘蛛纹、龙蛇纹等动物纹路是侗族服饰里的一个重要形象。”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品部员工蒙元婕介绍,侗族人认为“多子多福”的蜘蛛是平安喜庆的吉兆,还以龙蛇为神灵,其服饰纹样中的龙纹不似古代龙纹那样庄严,而是善良灵巧且可爱的形象。
覃桂珍还介绍,侗绣纹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抽象与简化,这是经过解构与重组的刺绣纹样,其中的想象融入了侗家人的经历和感悟。“即使原本的物象并不写实,但仍有着很高的辨识度,纹样十分美丽。”
刺绣,一针一线;染色,斑斓缤纷;纺织,机杼声声;拼布,百衲接福。
“每一件侗族女服,都是一件流动的艺术品。”正如吴双林所言,这些服饰不仅承载着侗族女性的美丽与智慧,还讲述着中华民族文脉相连、情感相依的故事,谱写着各民族交往交流、血脉交融的篇章。


收藏 邀请
上一篇:三江农民画即将亮相北京,展出100余幅作品下一篇:三江农民画,调色盘里的“乡土中国”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