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

【走近非遗】——三江吃刨汤习俗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8-27 18:17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621
三江吃刨汤习俗是三江农耕文化的典型活动之一,是三江各族人民集体劳动、互帮互助、共庆丰收、共话友谊的集体民俗活动,通常是在年关举办、家家杀猪,或村寨节日庆典也会举办。早年,三江地区以农耕为主,地处高山, ...
三江吃刨汤习俗是三江农耕文化的典型活动之一,是三江各族人民集体劳动、互帮互助、共庆丰收、共话友谊的集体民俗活动,通常是在年关举办、家家杀猪,或村寨节日庆典也会举办。
早年,三江地区以农耕为主,地处高山,物质匮乏,交通不便,猪肉是主要的食材,故家家都会养猪,以备过年和重大活动(红白宴席、节庆等),制作“酸肉”储存供日常食用。
三江吃刨汤习俗一般分为择吉日、燃香捉猪、杀猪祭祀、煮“刨汤”、吃“刨汤”等环节。“刨汤”菜式丰富,核心是猪内脏、猪肉边角料,再配上当地的酸菜、小菜、青菜等。制作完成后,人们围坐火塘或火炉,边品尝刨汤边聊家常,气氛热烈时,大家或唱琵琶歌、或是集体多耶,好不欢畅。结束后,有时热情的主人还会给客人送一刀肉,余下的猪肉,有的用来过年,有的用于走亲访友、有的制作成酸肉。

祭祀仪式,2019年4月拍摄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

三江吃刨汤习俗之集体吃刨汤前,款师讲款。2022年2月4日摄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铺村。

三江吃刨汤习俗之吃刨汤时集体多耶,2022年2月4日摄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铺村。
三江吃刨汤习俗有着历史悠久性、集体互助性等特点,“刨汤”既一场美食与文化的交流盛宴,是一种集体劳作、交流情感、共庆丰收的集体活动。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三江吃刨汤习俗已成为当地展示民风民情的重要内容。这一习俗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还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三江吃刨汤习俗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江吃刨汤习俗2023年列入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韦茈伊

审核:石妮妮、石明辉

电话:8612387


长按识别二维码



收藏 邀请
上一篇:走近非遗——根雕技艺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下一篇:非遗工坊传古韵,乡村振兴展新篇|广西师范大学遗韵兴乡调研团队到馆开展调研访谈会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