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非遗

【走近非遗】——侗笛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10-22 18:03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713
侗笛属气鸣类乐器,它的构造由共鸣腔和七个出音孔组成。制作材料一般用芦笙竹和紫竹。侗笛分有高音笛、中音笛和低音笛,高音C调笛仅22cm长,低音C调笛可长达50cm。侗笛主要用于伴奏和独奏,侗族笛子歌就是用侗笛伴奏 ...







侗笛属气鸣类乐器,它的构造由共鸣腔和七个出音孔组成。制作材料一般用芦笙竹和紫竹。侗笛分有高音笛、中音笛和低音笛,高音C调笛仅22cm长,低音C调笛可长达50cm。侗笛主要用于伴奏和独奏,侗族笛子歌就是用侗笛伴奏的。侗笛独奏在中华民族乐坛中别具一格,在保持固有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吸收了其他管乐的技巧,丰富自身的表现力。


自治区级侗族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胡汉文演奏侗笛


市级侗族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胡河正在传授侗笛演奏技艺


侗笛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吹奏管乐。没有任何一种中外乐器可以取代,它是侗族传统器乐的绝技。

侗笛搬上舞台后,已成为音乐表现形式的一个特殊部分。侗笛属气鸣类乐器,它是靠气流通过气道射向共鸣腔,使笛管内的空气柱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它演奏特点是循环换气,伴奏笛子歌时,不管演唱者唱的歌多长,演奏者必须用循环换气的方法伴奏到底,中间不可能停顿换气。但民间流传下来的侗笛,音域窄、音量小,发音管体大小对音色、音量有影响,管径与频率关系是管径粗频率底,管径细频率高。侗笛管径细,管内振动着的空气柱与管壁的磨擦力大,能量消耗较多,所以音量小,并带有沙哑声。不能完全适应专业乐队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良提高。因此,侗笛专家把侗笛的管径与管长之比安排适当,把笛塞调到理想的位置,将入气道两侧的挡风条由原来的平行改为斜形,使入气变成入大出小,力度加强,容易吹出高音,分气音片处理成刀口形,减轻气流冲入共鸣腔的摩擦力,确保音色的清晰度。这样,音色、音量及音域迎刃而解。使古老的民间侗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改良提高了的侗笛音色柔和、清脆、明亮,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既适宜演奏抒情婉转悠扬的旋律,又适宜演奏欢快跳跃的乐曲,在乐队中,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融于其他乐器的共性,它穿透性强,不易被其他乐器所淹没,同时又能同各种乐器柔为一体,它的独特音色,使人们赞赏不绝。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学生们展示非遗进校园成果。


侗笛于2008年列入三江侗族自治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编辑:韦茈伊

排版:覃佩琳

审核:石妮妮、韦茈伊、石明辉


长按扫码  点击关注

收藏 邀请
上一篇:由广西群众艺术馆组织推荐的15件农民画作品及文化衍生品参加“2024年新春农民画创作征 ...下一篇:【走近非遗人物】——侗族刺绣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韦江凤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