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

银火淬炼侗艺魂 匠心传承谱新篇

2024-12-26 15:46     发布者: sjwhg 评论 0 查看 526
银火淬炼侗艺魂 匠心传承谱新篇高温熔铸,反复锤打……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三江侗族银饰锻造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吴共能在古宜镇鼓楼坪社区自家的非遗工坊,看到他熟练地使用锤子、钳子、模具等工具,通过复杂工序 ...


银火淬炼侗艺魂  匠心传承谱新篇


 高温,反复锤打……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三江侗族银饰锻造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吴共能在古宜镇鼓楼坪社区自家的非遗工坊,看到他熟练地使用锤子、钳子、模具等工具,通过复杂工序将白银打造成精美的耳饰、镯子等银制饰品。



 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侗族地区一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侗族日常穿戴,特别是节庆必不可少的饰品。银饰品种繁多,主要有银簪、银帽、头饰花、手镯、项圈、戒指、耳环、长命锁等10余种品类。2018年,三江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批非遗项目名录。



 “作为银匠,仅凭手艺精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具备沉稳的心境。制作一件精美的银饰,需历经吹烧、锻打、拉丝、錾刻、焊接、洗银等数十道工序,短则四五天,长则几个月才能完成。” 据吴共能介绍,他是家族银饰锻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至今已从事银饰锻造近40年,在父亲和祖辈影响下,从小就对锻造银饰这一门手艺情有独钟。



 “要想把老手艺发展下去,就得与现在新生事物相结合,不忘老工艺的同时,不固步自封的基础上,该创新的必须得去创新。”吴共能告诉记者,为紧跟时代步伐,他们还将现代流行元素融入银饰创作中,这种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独特艺术风格,不仅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和传承,更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如今,侗族银匠不仅将花丝工艺、錾刻工艺、旋转编织麻花工艺、景泰蓝工艺等融入侗族银饰中,还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他们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使得三江市场银饰的种类更加繁多,样式更加新颖,花色更加绚丽。这些精美的银饰,不仅满足侗族传统习俗活动及服饰配饰的需求,更形成了三江侗族银饰的新风格,推动侗族银饰工艺的创新发展。



 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不易,有所出新更为不易。守艺重要,传艺更重要。通过一代代匠人的坚守和努力,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正如吴共能所说:“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向往都制成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银饰,装点着新时代新生活。”这些非遗银饰,不仅仅是饰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寄托,让人们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感受那份来自古老技艺的温暖与美好。


 记者:韦思彤 吴杜禾




收藏 邀请
上一篇:【地方经纬 2024/102】三江:持续开展非遗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全民艺术普及活动下一篇:【走近非遗人物】——三江虫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能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