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琵琶唱起歌哎~唱一唱三江民族团结歌~石榴结籽抱成团哎~民族团结故事多啊故事多~”近日来,每当夜幕降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的鼓楼里,都有很多侗族琵琶弹唱爱好者不约而同前往参加侗族琵琶歌免费培训班。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石妮妮告诉笔者,近三年来共组织非遗党员传承人开展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刺绣等免费教学公益培训班560余场次,目前全县有能歌善舞、会吹拉弹唱的爱好者达4.5万余人。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深入开展“非遗五进”特色教育活动,通过组织非遗党员传承人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景区,为群众、学生及干部免费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还让非遗保护与传承从“独乐乐”变为“众乐乐”。一是持续开展“非遗薪火”进农村。由村(社区)党组织发动,党员非遗传承人牵头,利用侗族“鼓楼讲堂”“油茶坐夜”“风雨桥上画生活”等形式,为侗族大歌、耶歌、琵琶歌和三江农民画等非遗爱好者,累计举办培训班210余场次,培育农村非遗爱好者6000余人次。二是结对共建“非遗课堂”进校园。建立“1个非遗党员传承人+1个学校党组织+N个图音体党员教师”结对共建“非遗课堂”模式。先后组织65名非遗党员传承人与县内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联合建成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29个,并将其同步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开设“童唱侗歌”“齐绘侗画”“非遗故事话团结”等非遗教学课程17类,教育学生时刻保持一颗红心永向党。三是深化推行“非遗带侗”进机关。依托“侗感党课”“青年夜校”形式,组织非遗党员传承人走进机关单位为干部开展侗语、侗绣和侗族大歌、琵琶歌、耶歌等培训190场次,参训学员3000余人次,着力推动形成“人人都会讲侗话、人人都会唱侗歌、人人都可以讲解侗族文化”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党员干部在一线推进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新引擎”。
“通过举办系列文旅推介会,不仅让外地游客深切感受到三江的民族文化魅力和旅游发展潜力,更有利于各族群众对三江侗族民风民俗的了解,促进民族大团结。”三江侗族自治县文体广旅局局长罗如芹介绍。
供稿:莫珍世 吴甜甜(广西三江县委组织部)
摄影:龚普康
编排:郭珊敏
校对:周世新
初审:田 宇
审核:许晓明 朱凤立
声明: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创出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来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